基础命令: cd 切换目录 ls 列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 pwd 显示当前所在目录 clear 清空屏幕 . 当前目录 .. 上个目录 权限: d:文件夹 r:read可读 w:write可写 x:可执行 man:命令手册 用法: man [option] 查看命令手册 Tab键:自动补全 History:历史命令 输出重定向命令:> 分屏显示:more 管道:| Cd - :快速跳至上次所在目录 Mkdir:创建文件夹 Rmdir:删除文件夹 Rm: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Rm –r :删除非空文件夹 Touch :创建文件 Cat:查看文件内容 Mv:移动文件或重命名 cp:复制文件 cal:查看日历 -y:查看当年日历 ps:查看进程 -a -aux kill:杀死进程 用法:kill [PID] -9:强制结束进程 top:动态显示进程 reboot:重启 shutdown:关机 init 0:关机 init 6:重启 du –h :递归显示当前目录中文件夹及大小 df:查看磁盘信息
ARP:地址解析协议;负责解析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。 命令:arp -a:查看arp缓存 arp -d:清空arp缓存 ARP报文不能穿越路由器,不能被转发到其他广播域。 免费ARP:用来探测IP地址是否冲突。 ARP代理:同一网段,不同物理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,可以通过ARP代理实现相互通信。 ARP欺骗:攻击者发送"无故ARP响应"来伪装其他设备,导致通讯失败。 ICMP: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。用来在网络设备间传递各种差错和控制信息,并对于收集各种网络信息、诊断和排除各种网络故障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 请求类型:8;代码0; 回显类型:0;代码0; 子网掩码(Subnet Mask)及前缀(Prefiex): 用于区分网络位和主机位; 1表示网络位,0表示主机位(连续的1和0) 前缀表示法(/数字,例:192.168.1.0/24),用来代表多少位网络位 即1。 网络地址、主机地址、广播地址: 每个网段上都有两个特殊地址(最小和最大)不能分配给主机; 网络地址:主机位全为0,代表一个网段(头) 主机地址:主机位不全为0也不全为1,代表网段内的节点(身) 广播地址:主机位全为1,代表一个网段内的所有结点(尾)主机数:2^n 可用主机数:2^n - 2 2^m = 向主机位借位后产生的子网个数(m为所借的位数) 2^n - 2 = 向主机位借位后产生的每个子网中可用主机IP数,n为原主机位剔除被借位后的剩余位数,减2的原因是每个子网中的网络号和广播号不可用。 (区间)块:2^n (n:主机位数) 网关(Getway): 位于不同网络间的主机要实现通讯 必须把数据包发送给网关; 网关就是一台具有路由功能的三层网络设备,如:路由器,三层交换机,防火墙,服务器等; 网关地址就是设备的接口地址; 五元组:源IP地址+目的IP地址+协议+源端口+目的端口
1. break用于跳出循环时,跳出的是break所在的循环. 2.continue用于跳出本次循环,继续下一次循环; 语句执行到continue时,不再执行循环体中continue中下面的语句,直接执行下一次循环. (do-while/while直接进行下一次循环条件的判断,如果条件成立,则再次进入循环。for循环中,直接进行表达式3,再判断循环条件是否成功)